金属材料的强度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强度的大小用应力来表示。依据载荷作用方式的差异,强度又分为抗拉强度(σb)、抗压强度(σbc)、抗弯强度(σbb)、抗剪强度(τb)和抗扭强度(τt)等几种,在多数情况下以抗拉强度作为判别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指标。
抗拉强度是通过拉伸试验而测定的,拉伸试验用静拉力对标准试样进行的轴向拉伸,同时测量连续的力和相应的伸长,直到断裂为止。根据测定的数值即可求出有关的力学性能。
①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外力不再增加(保持恒定)而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或屈服点),计算公式为:
σs=Fs/So (1-1)
式中σs-屈服强度,MPa;
Fs-试样屈服时的载荷大小,N;
So-试样原始的横截面积,mm²。
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大多采用测定其残余伸长应力σr,表示试样在卸除拉伸载荷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通常采用σr0.2来表示规定的残余伸长率达到0. 2%时的应力。
金属材料制作的机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力过大,如果发生了过量的塑性变形则容易发生失效现象。因此在设计零件时要选择符合要求的金属材料,材料的屈服点或残余伸长应力越高,则允许的零件的截面积以及自身的质量可以减少,同时也是评定金属材料的优劣的重要指标。
②抗拉强度 是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符号σb表示。其公式同形式与σs相似,只不过是载荷为拉断时的最大载荷。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因此也是在机械零件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